读《远见》
Reading
2019-05-01 3577字

最近在读《远见》这本书,做了一些笔记,分享一下书中比较好的地方,写写我的一些想法.

人脉关系网的构建者的心态是交易性的,他们在追求人际关系时只考虑其他人能为他们做什么。而人际关系的构建者会首先尝试帮助别人,他们不会有所保留。虽然他们心里清楚大部分好意都会得到回报,但是并不会精于算计。他们还会时刻维护自己的人际关系,而不是在需要的时候才想起来。

商业上大部分的人都其实在维护“人脉”,而不是在培养“人际",根本的原因在于大家都还是在商业范畴上进行短期的利益交换,而真正能做到人际关系的关键还是在于无私吧,就像Linus说的无私其实也是一种广义上的自私.当人更真诚的对待别人时,别人也会真诚的帮助你.

虽然说在商言商,商场如战场,但是我个人认为商场更大的战争其实是在结盟拉着更多朋友一起作战,而不是时时刻刻都是竞争和敌人,所以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尽可能发自真心的聊天和关心别人比频繁的客套话更能建立长期的友谊和联系。

如果你的价值观很明确,做决定就变得更简单了。做出有益决定的关键是尊重未来的自己。

人的焦虑无非来自两点,一个是能力不够,二是没有找到自己。即使一个能力超强的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会迷茫,不知道未来的路怎么走。

而有些人为什么不管顺境还是逆境都能走下去的关键是,用自己的价值观去做选择,只要对自己的价值观很明确,做很多决定的时候就会相对容易,而不是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人生路径。

在职业生涯中,我们一直在找寻自己的甜蜜区,即我们擅长的、爱好的和这个世界需要的东西之间的交集。我们绝不可能一击即中。我常跟别人讲,这就像是尝试把一架直升机停到海面上的一艘航空母舰上。大海在翻腾,风在咆哮,船的甲板在倾斜,可是我们必须想方设法让自己安全降落在正确的位置上。

获得快乐而充实的关键是要想清楚:自己擅长的、自己热爱同时世界需要的,这三点做好了,其实就算完成了“Find yourself”,从而达到内心的平静。

年轻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去找到自己擅长的事情,当自己擅长的事情超过了10万小时的磨炼变成自己吃饭的本事后,能力已经不是问题。而这时候大多数人都在去找自己热爱的事情,热爱的东西简单来说就是你的精神信仰和你自己做事的价值观,比如我就喜欢自由软件的哲学体系和Emacs,说的再直白一点,就是那些你的业余爱好,不赚钱也会乐呵呵投入的小玩意。

但是这个世界为了自己能够长时间沉溺于爱好中,还需要把爱好变成别人愿意付费的产品。只有做到这一点以后,我们这个人才能为了乐趣一直欢乐下去。说真的,同时能够做到能力管够、乐在其中和别人愿意持续买单,其实非常不容易,需要人花很长的时间去找到自己真正的舒适区,而不是一味的去逼迫自己挑战舒适区以外的东西,因为逼迫自己突破舒适区的目的是增长自己的眼界,但是终归到底要回归到自己真正的舒适区,这样的自恰才叫人生嘛。

而我喜欢上面这个比方的关键在于:人生很长,我们最终会达到我们向往的生活,即使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想清楚怎么做也没关系,只要我们持续的向我们向往的生活努力即可。不用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有时候是先要有过程才能有结果。你不可能期望有一天采菊东篱下,但是现在却每时每刻的都在逼迫自己。

最近我也在想清楚一件事情,放下执念的同时就是在给我自己更为广阔的未来。

职业生涯绝不是一条笔直上升的路线。我们常常需要为了前进而后退,为了变得更好而变得更坏,为了获得进步而投入资本。最好的旅途总是发生在迷路时。

这句话简直就是我现在生活的写照,最近挺迷茫的,不是对能力的迷茫,而是对未来生活方式的迷茫。虽然没想清楚,但是认真的回忆起过去的日子,现在的增长恰恰是过去迷茫时期开始萌生的变化,人生很长,不可能永远都一帆风顺,愿自己今天的迷茫会萌生明天更多的思考,去给自己更多的挑战。

对我而言,讲好故事的关键是利用简单且有画面感的情景,以及引发他人的共鸣。

哈哈哈哈,我自认为自己在码农圈里面是非常懂产品的,产品能力的关键在于两个地方:

  1. 要对用户群体有很真实的共情能力,有点像演员演戏一样,为了能够演好就要先做角色带入,大多数产品经理经理只是在用自己去代表用户,其实自己和用户在各方面都差距挺大的,导致好心办坏事,虽说是替用户着想,但是因为自己完全不了解用户群体,导致无法站到用户的角度去看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自己在生活要先成为用户才能变成用户,如果你要理解三四线城市的生活,你就要真实的像他们那样除了吃饭睡觉外,就进入无聊的打牌生活,你就会更加理解当你的产品是这些用户时,他们就不会关心你在产品里面做的那些小心思,因为他们根本就不关心产品的细节和你植入在产品中的好奇心,他们只会把你做的产品当做一个工具,全部摆在眼前,点完就继续去打牌去了。相反,如果你的用户是互联网用户,他们就会因为产品中的这些小细节而感动产生更多的用户粘性。所以共情能力的关键就在于你要真实体验过用户过的生活,为什么黄渤演的好?因为他自己的人生就体验过那些酸甜苦辣,他只用回忆自己即可入戏,演的比真实还真实。
  2. 接着就是讲故事能力,你会发现对不同职业背景的人无法沟通,关键不是你说的不明白,而是你没法用他们的语言表达你自己,比如你怎么像市场的同事说清楚“技术框架和研发冷漠的表情”呢?我向市场同事说一个跟研发提出需求的正确方法:不要仅仅告诉研发你需要什么,更要告诉研发你不需要什么。因为研发是一个逻辑思维和智商特别高的人,当你说你要造一把锁的时候,他会想你的锁是否要放在什么样的门上?单开门,还是双开门,当他想到门的时候,他会想到我的门是什么材质的?门外面是否要有走廊,走廊外面是否要停一辆车?… 慢慢的,研发从一个最初的需求想到了所有可能的情况和逻辑路径,因为这是研发这个岗位的职业直觉和惯性思维,研发总是想构建一个逻辑严密的东西,最好用一个复杂的框架去控制这些逻辑状态。所以市场跟研发沟通的时候,告诉他们,我就需要一把锁,不需要其他的,因为我最了解客户,客户根本不会那么用,你们不用写这些代码了,研发听到不用写代码也能满足需求自然就会开心。同时研发也需要尽量了解客户才能写出最好最稳定的代码,最好的代码不是逻辑最严密的代码,而是用最少的代码满足用户需求即可。

当你有足够的共情能力理解用户,并能够用对方能够理解的方式讲好一个故事,一旦故事在对方脑海里形成一个画面感,对方自然就会理解你,大家的沟通自然而然就顺畅了。

你必须自己帮自己开门,不停地问自己‘另一边有什么,我为什么不能去呢’。永远不要停下对未来的规划,要努力让自己成为幸运儿。

人有时候是自己跟自己设限,其实世界美和丑都在那里,我们之所以很难做出选择和努力的前提是,我们自己用我们自己的过去给自己的未来设定了诸多障碍,但是世界不是那样的,只是你内心每天给自己洗脑后一厢情愿的自我意识。当你走出那一步,跨过去,你会发现世界其实和你原来想的不一样。不设限,一切皆有可能。

他们需要认识到成功需要时间,仅仅拥有一些信息并不意味着就拥有了智慧。

这个时代是信息时代,非常幸福,大家获取信息易如反掌。但是也是最为悲剧的时代,大家茶余饭后,总是拿着自己看的片段新闻就进行各种意向的逻辑推演,但是信息等于智慧吗?信息已经成为大家在新时代的攀比,我有一个你没有的信息就证明我比较时髦和强大,但是这些信息真的有用吗?这些信息真的是真实的吗?我们是对这些信息进行真实的思考并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了吗?还只是传递一些自己也不知道的知识,过几天自己都忘记了?

我个人认为,智慧=看书+实践+领悟,而不仅仅是一种信息化的社交手段,信息不等于智慧,信息是素材,智慧才是最终决定怎么做选择的关键。

培养情商、创造力、协作能力和建立信任关系的技能,这些似乎的确是未来职业生涯的明智赌注。

说道情商高,我自己的领悟有几点:

  1. 要站在别人的角度去听自己说的话,不要让别人尴尬,如果你没有主持人的口才,就多多的傻笑化解尴尬
  2. 不要一味的讲道理,当你太过于纠结于自己对,别人是错的时候,别人一般都不太喜欢和你合作,因为人与人之间本来就不一样,你不可能面面都是长处,如果你总是拿着自己的长处去计较别人的短处,怎么说呢,当你遇到问题用赞美和缓和的角度去解决问题时,会比计较得失更容易达到你的目标
  3. 要做一个有趣的灵魂,用人格魅力去吸引别人,而不是陷入情商高技巧学习中,当你真诚的做到有趣的人生时,情商的问题就不再困扰你

当然,情商高并不是说你为了情商高要去忍受一切,当你周围的人在三观上和你完全不一样的时候,请不要浪费时间,也不要用情商或者其他要求自我完美的原则去委屈自己。没有人是完人,当你觉得自己做的情商没问题,但是却因为三观不合产生冲突时,赶紧离开吧,世界上总有一群人值得你放下面具,享受真诚洒脱。

最后

用书中的一句话来结束我对这本书的感受:

在你的一生中,要做些有意思的事情,不要纯粹为了生意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