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的时候在家读了周航写的《重新理解创业》,这是一本我几乎读一页就需要标注半页的书。看到书中的很多文字,其实看到的更多是我自己,在深度奋斗的时候,自己犯过很多相同的错误。当时在这些错误中很难跳出局面来看待自己,这两年从操作系统行业出来以后,一直在复盘自己过去的成长和缺陷,内心做了很多真诚的对话,直到看了这本书,很多自我对话的内容才重新梳理清楚,才知道原来世界上不止有我犯过同样的错误,不止有我有同样的想法,好的是,当读完这本书时,我收获了更多释怀,更能接受过去的自己。
周航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中国这种成王败寇的习惯给了太多成功者神话般的传说,周航却毫无保留的写出了自己创业过程中的无数坑,更难能可贵的是,当易道失败以后,认真的审视自我,进行了很多升维的思考,这种向内的深入审视带来的思考财富远远比创业成功后光鲜的表面结果更能激励创业者。
读书有三遍,第一遍开拓视野,第二遍深入思考,第三遍写出感想至融入自我。
下面就是我对这本书的第三遍阅读:
和成功的待遇截然不同,这个社会又如此厌恶失败、鄙视失败。我们耻于谈论失败,甚至会讥讽一切失败的现象、失败的人。我们经常冷眼看着一家面临崩盘的公司走向灭亡,然后说:“我早就知道如此,你看,应验了吧?”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大家对待失败大抵都是这般吃瓜群众的心态。。。换个角度重新思考,从中你会发现美国创业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对失败的宽容。而且这种宽容,不仅没有影响到他们的创新,反而鼓励了创业者尝试和冒险,极大激发了创新。。。回溯科技史,我们发现推动行业发展的产品,并不全部都是成功的,失败在其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正是那些失败的产品成为革新的养料——失败的尝试也是历史中群星闪耀的时刻。这样一看,所谓的失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这是失败对于我们全社会的价值。如果一个社会还在耻于谈论失败、害怕失败、排斥失败,只崇尚成功的话,我们不太可能有探索意义上的创新。所以,如果你希望这是一个创新的国度,一个创新的社会,那么我们必然需要重新定义失败,重新理解失败。
以前做开源社区的时候,一直体会到国内开发者深入人心的 “国外的月亮圆,国外的代码就是香” 观念,当时一直从正面看,这是一种社会病态。但是现在想想,就和周航说的一样,背后深入的是整个社会害怕失败的教育和社会压力,大家因为太害怕失败以后给自己太多压力,从而导致自己没法从容的发挥和应对,往往最后真的就走向了失败。失败对于我这种性格好强的人,尤其有威慑力,为了做到完美,总是希望做到别人心目中的最好,即使身体有时候太累了,也在消耗式的坚持,往往容易进入High的时候像疯子,High完以后就进入 “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的丧尸状态了。
其实没有人能够每天都能够正能量,但是社会希望每天都是正能量,人性的本质本来就是残缺,但是人性的伟大也是因为残缺而不断努力的去修行,变成更好的自我的过程。如果每个人都是完美的,一个大家对统一完美的标准去活着,社会就会失去多样性,失去多样性的生态和社会最终都会磨灭。
我们学习失败的真正目的在于,面对它,接受它,解决它,放下它,然后从中成长,让自己以后生活得更好。。。于是我总结,学习失败的真正意义在于,我们可以坦然面对失败、接受失败、解决失败、放下失败,而不是避免失败,因为任何人都避免不了。失败几乎就是生命的一部分。拒绝失败,就是拒绝生命本身。这也是失败对我个人的意义所在。。。企业的终极宿命跟人的生命一样,会经历出生、成长、青壮年的强壮、中年的瓶颈、衰老直至死亡,关键是你怎么看待这件事情。
以前,我都一直在遵循克服自己的缺点,努力的做更好的自己,不断学习不断成长。我对于失败,最多只是很快忘记失败,但是我从来没有像周航这样去诠释失败,去理解失败。
一直很喜欢看神秘博士,神秘博士对于死亡是相当推崇的,认为死亡就是正常的一部分,也是生命精彩的延续。
现在回想起来,客观的看我这前半生的所有事情,大多数都是失败的,总是先错很多次,最后一两次才会做对,跌跌撞撞的走过来,这么多事情,失败是常态,成功的事情在几率上寥寥无几。唯一的变化是,面对失败更从容。最开始写代码的时候,什么都不懂,一错了就怀疑自我,抱怨自我,但是写了十几年代码以后,发现现在再也不会因为代码写不出来而焦虑,因为理解和知识还没到那一步,没有看穿,所以不对,但是因为心中觉得总是可以解决的,所以现在很少会因为代码而焦虑,任何编程的知识对于我来说只是风格、体验和投入不一样,平常心,慢下来往往有更大的收获。
我一直可以坦然面对失败,编程领域就是这样的。但是我在生活中,编程领域以外的区域,却很少能够像编程那样做的那么从容和快乐,撇开投入的时间和看穿的能力,最大的区别是,我对失败的认识不够。我在编程领域能够正确的认识失败,接受失败,但是在编程领域以外却很少能够面对失败,接受失败,导致有时候因为很多事情头破血流。
现在体会到,不仅仅是编程,从编程扩展开去,人生和创业过程中,要做到面对失败、接受失败、解决失败、放下失败。原来一直让自己放下,但是自己总是放不下。现在看来,原来是不知道自己应该放下什么才导致自己越想放下越放不下。
放下,放下失败才是修行!
如果你在创业的时候像当时的我们,把很多问题归结为营销问题,就要格外小心。实际上很可能是你在战略上出了问题,你的产品需求和定位就不应该那样设计。如果你需要用钓鱼的方式一个一个地“捞”用户,那说明这件事情本身就错了,你应该是用大网去捕鱼,而不是用鱼竿去钓鱼。
技术人因为不善言辞,总是表面的认为自己不懂营销,往往机会陷入去学习很多营销的技巧上,这样从结果上往往还适得其反,纠其缘由还是战略方向不对。
战略方向不对源于对事情没有看穿,对行业没有看穿,当自己能够看穿行业时,就能看到行业的未来和趋势,能够看到趋势时,营销和市场不过是看穿的表现形式,而不是通过营销本身的技巧去做到看穿和成功。
所以,不管是市场营销高手还是技术人,本质上还是要多积累多思考,当你看穿这个行业时,营销就不会是问题,这个和一个人善不善于言辞关系这不大。
对一家公司,特别是创业公司来说,一个时期只能有一项关键任务,不能有多项。但是我看到太多创业公司同时在做多项内容,并发多进程任务,这说明还没有思考清楚本质问题。并发多进程任务,看起来给公司带来很多机会和可能性,但其实公司资源总共就这么点儿,在关键任务之外做其他事情都是浪费资源,所以我们要认清每个时期竞争的关键和本质。只有认识清楚,你才能够确定好一家公司在某个时期的关键任务是什么。关键任务清楚了,公司上下才能达成共识,把全公司之力放在这一件事上
战略是自己视野和看穿行业的自然延伸,但是战略不是未来的口号和愿景。战略真正价值在于当你看穿一件事情以后,别人看不穿时,你可以通过你的战略去指导整个团队的执行力。而指导执行力的关键是,战略一定是简单的,单一的,专注并且带有长期价值的。
简单来说,如果战略简单到一句话说清楚,公司所有人都能够说清楚,即是好的战略,如果最终还能够打胜仗,那就是伟大的战略。反之,复杂的,左右摇摆的,飘忽不定的都不是战略,今天打东边,明天打西边,最后只会让大家去怀疑战略的制定者是否真的想清楚了?
愿景不是广告中的slogan(标语)。用户真的关心你的愿景吗?用户可能不会花时间理解它,因为他们最关心的是从中能得到什么。。。淘宝尚且如此,我们作为创业者更应该始终坚持挖掘品牌为用户创造的当下价值。
以前就走过这样的坑,就像大多数互联网公司一样,不装逼说出一段传奇故事,不装逼写一段高逼格的文字感觉就不配做互联网公司,不配在这个牛逼的时代混下去。
人都是自私的,社会也是自私的,但是整个社会在自私和多样性的生态中蓬勃发展,每个人都希望从别人那里获得更多的帮助和价值,同时自己创造价值去满足别人。
从根本上来说,如果一个企业讲清楚自己做的事情能够对用户和对社会产生什么样的价值?别人就记住你了,这个比你未来是否能够登顶更能让大家记住,因为现在变化太快,未来是什么样的谁都不知道。
当移动支付和打车在打价格战的时候,大家就知道一点,打车真便宜,座贼远的车还免费还倒给一瓶水,大家都说滴滴好,但是真的布局完成,价格战回归理性后,司机越来越少,大家只会抱怨滴滴。你说滴滴变了吗?也许一开始就那么坏,也许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坏,但是为什么短短几年,大众的意识形态变化那么多?因为人只关心可以从你这里获得什么, 大部分人都倾向于看短期利益。所以赚钱来说,就是要把当下的价值说清楚,就是最好的品牌宣传,当在很长时间区间里把每个阶段和每个当下都做好了,愿景自然就实现了。
因此,判断一个产品的流量是否有价值,我们先看以下几个要素:一是用户数,即DAU;二是时长,看用户黏性;三是交易属性。后来我自己有一个用来判断的公式:流量价值=DAU×时长×交易系数。。。比如宜家,为什么它要卖1元的冰激凌?很明显这并不赚钱,但宜家却非常欢迎大家去占这个便宜。因为家具是个低频、高价的产品,所以宜家需要在家具之外卖家居,比如衣服架、毛巾架、拖鞋以及那些价格非常低的食物等,这些家居产品的消费频次肯定要高得多。通过高频、低价的商品拉来流量,也为其他方面带来了利润,很多聪明的商家都会采用这个策略。
以前大家都在谈流量,但是流量是什么?流量怎么来?大家只看到别人有流量自己羡慕?但是自己做不到,做不到的原因是什么?还是看不穿。
流量的定义:DAU x 时长 x 交易系数
以前很不能理解那些不赚钱的商品,但是从这个公式来看,低利润和高利润的商品都有它自身的价值和战术战略一样,多样性和复杂性才是对抗不确定未来的最好的策略,而不仅仅只是看利润高的单一策略。
同时知道流量的价值后,倒过来很多事情怎么做选择反倒更为简单了。
1.勇敢地做自己。2.去搭建你真正喜欢的团队,因为你只能领导你喜欢的人。3.去做与你的特质和领导力相匹配的事情。我相信你的领导力一定会得到充分发挥,你也将成为一个有领导力的人。
以前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在锻炼自己包容不同性格的人,甚至专门找那种和我不一样的人去相处。客观的说,锻炼了自己很多,但是同时也让自己更多的失去自我,变的越来越活的像大家期望的样子,反而失去了自我最宝贵的特质,当人失去自我的时候,往往也就是失去一切的开端。
看到周航这一个观点的时候,还是蛮感慨的,人活一辈子的轨迹也是蛮有趣的,从向别人学习,包容别人到回归自己。
现在特别能够理解这段话,因为你只能领导你喜欢的人,哈哈哈,有时候和三观不和的人一起合作,其实往往事倍功半,当然这句话不是说不包容和固执,而是先要修行好自己,臭味相投但同时一样厉害的人一起合作,那种默契的感觉会好到你忘记人生和创业的痛苦。
最后
总是喜欢去找一段最喜欢的话作为文章的结尾,希望同样可以激励正在阵痛期而未来更勇敢的你。
这段时间我有特别大的感触,总结一个关键词就是“成败”。我想说,只有你足够痛的时候,新的光亮才可能照进来。痛可能是光照进来的地方,如果你有足够的痛,恭喜你,你可能有新的开始,因为新的光亮可能照到你。在易到的创业中我经历了各种各样的事情,直到今年还遇到一些很痛苦的事情。正是因为经历太多,这些痛在自己心中反复咀嚼,才使得我开始把眼光真正从外部收回,从向外看世界回到了向内看自己,看自己的内心是怎么想的,认知上有没有变化,又应该有什么变化。我觉得只有足够痛的时候才会有这种心态,才会有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