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传习录》
Reading
2023-09-02 10064字

很多年前读了度阴山写了的《知行合一》, 认识了王阳明, 那时感叹先生的超脱智慧和人生领悟。 对于从小浸泡在唯物主义论的祖国花朵们, 长大后在资本世界中按照唯物主义论去看很多事情, 支离破碎, 身心俱疲, 知识越学越多, 而人也越来越迷茫, 因为知识并不能回答为什么我来到这个世界以及我们自己做为独立的人应该去做什么, 不应该去做什么这些问题。

当一个人内心没有一个轴心去给自己压底, 在学习很多知识和观点时, 就会导致多方观点难以融合, 内心的混乱加上现实中无穷止的工作和世俗的比较, 人是一定会迷茫的。

之前听罗大伦老师讲的道德经, 明白了做事第一个要做到的是‘无我’, 只有把自己的利益放一边时很多事情才能做好, 这个道理也是做企业非常核心的一点。 但是, 跳脱于做事, 自己一个人也会探索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和心态, 特别是面对无穷的知识、 不同人价值观、 社会的复杂现实时, 自己内心难免有些迷茫, 很多事情复杂到每个事情都有自己的规律, 而这些不同维度事情背后规律有时候是相互矛盾的, 但这些规律确实如现实般那样可观的存在, 管用。

学海无涯,而吾生有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怎么度过知行合一的人生而不随着无涯的知识, 疲于奔命, 一直是我最近几年想找到的答案, 直到我读完身边这本《传习录》, 很多人生的道理才恍然领悟。

接下来, 我会以 “译文 + 感悟“ 的形式来记录我读《传习录》的感想, 之所以以译文的方式展示先生的话, 主要是因为译文更接近于白话, 便于大家理解。 但是译文和我自己的感悟都很难 100% 准确表达先生原本的意思, 建议感兴趣的同学去读本书原文。

天下之所以混乱不治, 就是因为繁文华词兴盛, 而践行实事衰落。 人们各自坚持自己的看法, 以新奇观点相互争斗, 以花哨俗丽博取虚誉。 这样只会混乱天下人的视听, 蒙蔽天下人的耳目, 使得天下人颓靡地争相修饰表面文辞, 借以闻名于世, 而不再知道还有敦于本分、 崇尚实践、 返璞归真的行为。 这些都是自己著述经书的人启发的。

上面这段话是一个 500 多年前人说的, 这段话放在今天还是将来, 我第一次读都觉得非常正确啊。 特别是中国, 很多事情那些辞藻说的很好听的都是包装的, 而真正努力的人没有时间在文辞上修饰, 只是默默地干活, 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很多读书人, 太过于沉溺于理论的完美、 自己是最聪明的、 自己的观点的是对的, 这个社会在证明自己是对的这件事情上浪费了太多的时间。 如果大家仔细观察自己的身边, 是否发现: 繁文缛节是让自己撇开责任, 新奇观点在于利益, 争论自己是对的源于恐惧。 而那些真正做事很厉害的人, 都是非常安静, 甚至刻意躲避所谓的社交场所的。

与朋友相处, 务必要谦恭相待, 那么就会彼此得益。 如果互相攀比, 只会都贬损。

通读整本书, 发现先生的很多格物的做法并不在于大事上, 全部都是小事上着手。 这句话回忆起来, 就是说, 当你谦恭相待时, 你的内心出于一种善意的状态, 能量会充盈你的内心, 溢出到朋友那里。 当你处于攀比心态时, 你其实想的都是自己, 而如果朋友也是这样状态, 你们两个基本上是带着面具在对话。

人心与天理浑然一体。 圣贤著书, 就像如实地描画肖像, 不过是向人们展示一个大概的轮廓, 使得大家依据这些轮廓来进一步探求真知。 圣人的精神意气, 言笑举止, 却都无法流传。 而后世的著述, 是又将圣人所画的模仿誉写了一遍, 再擅自加以分析和增添细节, 用于炫耀才华, 与圣人的本意愈去愈远。

是的, 我赞同先生这个观点。 读书学习知识的目的是理解前人的思想, 修养自己的内心, 而不是以知识的多寡做为炫耀的资本, 也不是死扣一个道理, 期望通过模仿先贤的做法来追求所谓的真理。 读完先生的书, 我明白了真理在于心, 在于真实自己透露出来的善良, 而不在于知识和具体的形式。

陆澄问: 圣人能够无尽应变, 莫非也是事先做过准备? 先生答: 怎么能估计这么多呢? 圣人的心如同明镜, 只是一个 ‘明’ 字, 随时感应, 万物能照明。 … 圣人遇到这样的时机, 方才会做这些事。 只怕镜子不够明亮, 不怕事物到来无法照映得出。 研究事物的变化, 也如同照镜子。 然而学者却必须先有个 ‘明’ 的功夫。 学者只应怕内心不够明照, 而不必担心无法穷尽事物的变化。

是的, 我很多年一直在读各种各样的书, 总是担心自己有限的精力无法知道世事背后的道理, 担心自己落后了。 从读了先生的书, 我明白了, 做事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发心要对, 发心对了, 很多事情才能善始善终, 然后再遇到事情解决事情就好了。 如果发心不对, 盲目的去追求所谓的知识, 认知提升和信息不对称, 并暂时的以知识多寡去欺骗别人, 即使知识多了, 最后事情也会办糟的。 先生的教导是, 我们做人, 事情只是磨砺自己的工具, 最关键的是善良, 而不是追求无尽的知识, 发心好了再去踏踏实实做事会越做越好。 功利心太大了, 总是预先的去比较做事的结果, 就是本末倒置, 学习到再多知识应用在错误的地方, 就不会有好的结果, 只会有更多的痛苦和比较之心。

陆澄问: 静守时我觉得自己的想法很好, 但一遇到事情, 就不同了。 为什么会这样? 先生答: 这时由于只知道在静守中修养, 却没有在克己上下工夫, 这样遇到事情就会不稳。 人必须在事情上磨炼自己, 才能踏实立足, 才能做到 ‘静亦定, 动亦定’。

是呀, 安静独处的时候, 并没有那么多外界干扰, 大多数人都会处于比较好的状态。 而真正考验人的定力的时候是真正做事遇到困难的时候, 而遇到事情之所以很难处理的原因并不是事情本身难以解决, 难以解决的是人自己的内心, 当我们自己欲望太多, 需要的太多, 而别人也是这样时, 资源再多也很填平无穷的欲望。 先生说的的, 不论安静还是喧闹的时候, 关键是要克己, 克服自己的欲望上下工夫, 如果没有做到克己, 不光动不定, 我估计静的时候也是不定的。

只要弃去私欲, 存养天理, 就是工夫。 静时念念不忘弃去私欲, 存养天理, 动时也念念不忘弃去私欲, 存养天理, 不管是否宁静。 如果依靠宁静, 不仅会逐渐有喜静厌动的弊病, 而且其中许多问题, 只是潜伏下来, 最终不能根除, 遇到事情可能会再发。 以遵循天理为重, 怎么会不宁静呢? 以宁静为重, 却不一定能做到遵循天理。

当我上周读到这里时, 真的很感激, 这就是说的我呀。 在安静的时候我懂得很多道理, 自我也觉得良好。 但是在现实中, 很多事情很难如意, 就会出现情绪波动, 之前一直没明白, 怎么把让自己在喧闹时保持安静时的状态。 现在我明白了, 首先还是要弃去私欲, 之所以喧闹的时候做不好的原因都是因为自己并没有弃去私欲, 只是安静的状态让问题潜伏下来了。 如果真的做到克己, 不论安静还是喧闹, 都不会影响内心的宁静。

立志用功, 就像种树一样。 开始生根发芽, 没有树干, 等到有树干, 还没有枝条, 有了枝条然后有树叶, 有了树叶然后有花朵、 果实。 开始种下树根时, 一心想着栽培灌溉, 不要想枝、 叶、 花、 果, 空想又有什么好处呢? 只要不忘记栽培的工夫, 还担心没有枝、 叶、 花、 果吗?

这段话和《练习的心态》一书的观点非常接近, 就是专注当下最好的参考物就是观察植物, 植物只在意当下, 但是并不影响植物的生长。 而人很多时候做事的时候, 心是乱的, 过多的悔恨过去, 担忧未来, 导致当下的能量被欲望的心智给浪费掉了, 当下做事的能量少了, 事情自然就做不好。

陆澄问: 读书没有明白, 怎么办? 先生答: 因为只追求文字的表面意思, 因此无法明白。 这样还不如研究旧时的学问。 他们看得比较多, 也解释得通透。 只是他们为学虽然解释得很明白透彻, 也仍然终身无所得。 必须在心体上用功。 凡是不明白, 不知道怎么做的, 都必须在自己心中体会, 这样才能想通。 四书、 五经说的就是这个本心。 本心就是所谓的道心, 本心明就是道明, 没有其他的。 这正是为学的关键问题。

这也是我鼓励大家多看古书, 很多古人拿一生的经历去著书, 很多道理讲的更通透, 现代的书主要是科技好, 形式好, 但是很多道理并不如古人讲的好, 理解的通透。

保持心空灵而不愚昧无知, 众多道理存具心中, 万事万物就都能够显露出来了。 心外没有道理, 心外也没有事物。

摒除私欲务必干净, 一毫都不存留才可以。 有一点私欲存留, 那么其他的邪恶就会相携而至。

陆澄问: 《大学》中说, 完全认知了之后才可以谈及诚意。 现在天理私欲还完全没有明白, 怎么能在克己上用功呢? 先生答: 人如果真的踏实践行不断用功, 那么心中对天理精深微妙的认识, 就能够逐日增进, 对私欲细小隐微的认识, 也能够逐日增进。 如果不在克己上下工夫, 整天也就是说些空话而已, 终究无法看到天理, 终究也不能克制私欲。 就像人们走路, 走一段路, 方才认得一段路, 走到歧路口, 有疑惑就询问, 问了再走, 这样才能逐渐达到想要去的地方。 现在的人不肯存养已知的天理, 不肯摒弃已知的私欲, 却只管发愁不能完全掌握大道, 只管说空话, 有什么好处呢?

只是对世间道理的追求, 或者知识的多寡追求, 其实还是私欲的表现, 怕少懂一些道理以后少了自己的利益。 读了先生的书才知道, 很多事情, 发心才是顺序, 然后才是做事。 而不是先要懂得很多道理以后才知道怎么做事, 做事只是磨砺自己的工具, 而不是目标。 我们现代人, 很多时候做事之所以没有好结果, 是因为把因果关系搞错了, 认为获得世间所有的知识才能做好事情, 但是世间的知识真的可以学完掌握完吗?

这段话用先生的一句话来总结 ”知道所做事情的先后顺序, 就接近道了“。

道没有具体的方向和形体, 不可执着; 拘泥于文义, 想从中求道, 离道的本意就远了。 现在的人只说天, 其实哪里见过天呢? 认为日、 月、 风、 雷是天, 是不对的, 认为人、 物、 草、 木不是天, 也是不对的。 道就是天, 如果能够认识到这一点, 什么都是道。 人仅凭一己之见, 认定道就是这样, 所以道才会有所不同。 如果知道要向深处探求, 认识了自己的本心, 那么就无时无处不是这个道, 古今交错, 不分始终, 又有什么异同? 心就是道, 道就是天, 明白了心也就知道、 知天了。 各位要想实际看到这个道, 必须从自己心中体会认识, 不是到心外去寻求, 才可以。

这段话从今天现代人的观点去看, 也是非常有道理的。 王阳明先生真是医治人心的好医生啊。

只要时常存养本心就是在学习。 过去和未来的事情, 思考它们又有什么益处呢? 知识舍弃本心而已。

这句话, 我的理解就是我们现代人所说的活在当下, 平常心。 而很多人做不到的原因是私欲太多。

陆澄向先生请教格物。 先生答: 格, 就是正。 纠正那些不正的, 让它们归于正道。

因为古文和现代用语的差别, 所以有时候会误解。 现代用语认为格物就是求知, 学习的意思, 今天知道其实是’纠正‘的意思, 现代文认为’知行合一‘的’知‘是知识和行为统一, 其实这里的’知‘是’良知‘, 知行合一是自己的善良和实践一致的意思。 格物致知其实是通过克己纠正那些私欲方向的事情, 让事物逐渐回归善良的本质。

用功就是要使为善的心真切。 善心真切, 见到善事就会提升, 有了过错就即改正, 才是真切工夫。 像这样, 私欲就日渐消除, 天理就日渐明朗。 如果只管寻求表面景象, 言说功用成果, 这确是助长向外寻求的毛病了, 不是求学真正工夫。

同样是小事处着手, 怎么做到克己? 就是做善事, 有错就改。

圣人之所以是圣人, 只是因为他们的心纯为天理, 而没有私欲掺杂。 就像精金之所以是精金, 只是因为它的成色充足, 而没有铜铅掺杂。 人到了纯粹天理的境界就会成为圣人, 金到了足够充实的成色才是精金。 然后圣人的才力, 也有大小不同, 就像金的分量有轻有重。 尧、 舜如同万镒重的金, 文王、 孔子如同九千镒重的金, 夏禹、 商汤、 武王如同七八千镒重的金, 伯夷、 伊尹如同四五千镒重的金, 才力不同, 然而纯粹天理的心相同, 都可以称为圣人, 就像分两虽然不同, 然后成色充足相同, 都可以称为精金。 将五千镒金放入万镒金中, 它们是相同的。 因此之所以是精金的, 在于它们的成色充足, 而不在分两多少。 之所以是圣人, 在于他们内心的纯粹天理, 而不在才力大小。 因此即使是一介凡人, 只要愿意学习, 使得内心纯粹天理, 那么也可以成为圣人。 … 后世的人不知道成就圣人的根本在于纯粹天理, 却专在知识才能上努力来寻求成为圣人的途径, 以为圣人就是无所不知、 无所不能, 必须将圣人的许多知识才能逐一学会才行。 因此不着手在天理上下工夫, 而只是白白浪费精力, 从书册上钻研, 名物上考据, 行为上模仿。 得到的知识越广博, 而私欲越发滋生增长, 才力越高, 天理越被蒙蔽, 正如同看见别人拥有万镒精金, 不去着手锻炼成色, 以求不比对方金子的精纯差, 反而只妄想在分两上比肩, 务必要与对方的万镒之重相同, 将锡、 铅、 铜、 铁混杂在一起投入冶炼, 分两越增长, 成色越低下, 等炼到最后, 就不再有金子了。

当我读完这一段, 写的真好啊。 我们现代的世界, 主要是看谁的名利比较大或者知识比较多, 但是真正重要的是, 真诚的内心。 读完这一段也明白了, 不是说要读很多书, 学很多知识才叫过的充实, 才叫努力。 而是保持善良的内心, 做普普通通的事情就好了。

天地万物, 像花草一样, 哪有善恶区别呢? 你想要赏花, 那么就认为花是善的, 草是恶的。 如果要用到草的时候, 又认为草是善的了。 这样的善恶, 都是从你心中的喜好和厌恶生发出来的, 因此是错的。

天地万物的变化, 原本就没有一刻停息, 但是变化有个主宰, 所以不先不忙, 不急不缓。 虽然千变万化, 但是主宰是不变的, 人也是由这个主宰产生的。 如果人的主宰不变, 就像天定运行一样, 虽然千变万化, 却仍能从容自在。 这就是所谓的”天君泰然, 白体从令“。 如果没有主宰, 只是胡奔乱窜, 怎么能不忙呢?

为学最大的弊病在于追求名利。 追名和务实相对, 务实的心多一分, 追名的心就少一分; 全是务实的心, 那就没有追名之心。 如果务实的心像饥渴饮食一样, 哪还有心思追名呢?

悔悟是治病的药, 然而重在改正错误。 如果把悔悟的念头留在心里, 那么又会因药而生病。

如果摒除了比较分两轻重的心,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力量精神上尽力而为, 只在内心纯粹天理上用功, 那么就人人自我满足, 个个圆满成就, 就能大的成就大的, 小的成就小的, 不必向外追慕, 无不完满充足。 这就是实实在在、 明善诚身的事。 后世儒者不明白圣人学问, 不知道在自己心中的良知良能上来体会认知扩充, 却去追求认知自己不知道的, 追求胜任自己不能做的, 一味好高骛远。 不知道自己是桀、 纣一样的内心, 动不动要成就尧、 舜一样的事业, 怎么能行呢? 终年忙忙碌碌, 一直到衰老死去, 也不知道成就了什么。 太悲哀了。

其实, 善良是每个人都有的, 只是需要纠正很多比较之心。 而成就事业的关键是有自知之明, 同时坚持善良的发心后, 找到自己喜欢做的, 同时能够帮助别人的事情, 成就大小其实不重要, 关键是自己是否真的喜欢。 如果我们基于比较之心或者功利之心去思考, 一味模仿别人, 其实是走不远的。

薛侃问: 最聪明的人和最愚笨的人, 为什么不能改变呢? 先生答: 不是不能改变, 只是不肯改变。

专门在涵养内心上用功的人, 每天都能看到自己的不足。 专门在知识见解上用功的人, 每天都觉得自己懂得越来越多。 每天能见自己不足的人, 就能日渐有余; 每天都觉得自己懂的越来越多的人, 就会日渐差下去。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修炼身心, 学的越好人会越加谦逊; 如果把知识当作工具, 太看重名利, 很多事情一旦达到了目的, 为什么还要学习呢?

人一定是先有想吃的心, 然后知道食物。 想吃的心就是本意, 就是实行的开始。 食物的美味与否一定是在入口之后才能知道的, 哪有还未入口自己就先知道了食物味道好坏的人呢? 一定先有想行走的心, 然后知道路, 想要行走的心就是意, 就是行走的开始。 道路崎岖险阻, 一定等到亲自经历之后才能知道, 哪有还未亲自经历就先知道了道路崎岖险阻的人呢?

圣道大的方面容易明白, 这句话是对的。 看后来的学者, 忽略容易明白的大道不遵循, 却把那些难以明白的东西做为学问, 这是孟子所说的 ”道在迩而求诸远, 事在易而求诸难“。 孟子说 ”圣道就像大路, 难道很难认知吗?“ 问题在于人们不去探求而已。

这和道德经很多道理是一样的, 最好的道路非常宽阔, 而且很容易理解, 难的是真的让人们做到’无我‘和’克己‘的时候, 大多数人却真的做不到。

圣学距今已太久远了, 霸术流传造成的影响很深, 即使是贤明睿智的人也免不了受到污染。 … 于是, 产生了解释古文字义的训诂学, 传授授课来求得虚名, 产生了记诵圣言的学问, 满口圣言来装作博学, 产生了做诗填词的学问, 铺排夸张追求文采。 这种人吵嚷喧嚣, 在世上群起争斗, 又不知道有多少家! 他们流派众多, 使人们无所适从。 天下的学者好像进入了民间百戏的表演场, 只见欢呼跳跃, 争奇斗巧, 献媚取悦的戏子从四面同时涌出, 令人前顾后盼, 应接不暇, 以至于眼花耳聋, 精神恍惚, 日日夜夜在里面沉溺游弋, 就像心智狂躁失常的人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里。 当时的君王们也沉迷倾倒于这类学问, 终生从事无用的虚文, 也不知道自己都说了些什么。 偶尔, 有人认识到这些学说空洞荒诞, 杂乱不通, 于是发奋努力, 想以实际行动干点实事, 他们所能做到的也不过是像春秋五霸那样富国强兵, 建功立业, 追逐功名的霸业而已。

我想先生想说的话是, 每个人还是应该好好的去做事, 在保持善良初心的前提下做自己能力范围能做的事。 不要为了私欲去骗自己做一些没必要的事情。

如果我们不看历史, 上面的这段话放到今天互联网的时代, 也是非常贴切的, 各种针对人性弱点的新技术和新产品, 很多都是没有用的, 只是利用了人性的弱点。 而大多数人沉迷于彼此之间的比较而无法自拔。

到了今天, 追求功利的流毒侵蚀人们的灵魂, 积习成性, 已有数千年。 人们在知识上互相夸耀, 在权势上互相倾扎, 在利益上互相争夺, 在技能上互相攀比, 在名声上互相竞争。 … 本来应该是没有某方面的才能, 就不能做某方面的官, 不能通晓某方面的理论, 就不能获得相应的荣誉, 可实际的情况却是, 记忆广泛, 正好助长了他们的傲慢; 知识丰富, 正好使他们能过作恶; 见闻广博, 正好使他们肆意诡辩; 文采富丽, 正好掩饰他们的虚伪。 所以, 先贤都不能兼做的事情, 现在初学的孩童都想通晓那些理论, 探究那些方法。 他们打出的名义幌子, 何尝不是说想要完成天下人共同的事业, 但他们的真实想法却是, 认为不采取这样的手段就无法满足自己的私欲。

王阳明在这篇讲得非常系统, 讲人们为什么会追求名利的霸道之术, 以及大多数学者做学问都是为了争奇斗巧获取利益。 当前几天读到这一章时, 无不感叹人性是可以穿越千年的, 只是每个时代的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

凡是现在天下讨论非议我的, 如果能从中得到好处, 那也都是在磨砺切磋我的, 对我来说也无非是警告反省, 增进品德的地方。 从前的人说: ”攻击我的缺点的人是我的老师“, 老师难道是能厌恶的人吗?

有意去追求平静, 因此越来越无法得到平静了。 妄心是动的, 照心则是不动的。 永远明澈, 也就永远活动又永远平静, 天地万物就因此恒久不息。

先生的学说是, 人保持好初心即可, 当没事时就享受平静, 不要没事的时候也去刻意的追求所谓的境界, 有事的时候, 保持好初心, 好好做事即可。 如果我们没事的时候也去刻意追求所谓的境界, 就是佛家说的”着相”, 还是为了追誉去做事。

先生学生写到: 曾经在心中体验过, 喜怒忧惧的感情产生, 即使极度动气, 只要我心中的良知一旦发觉, 就会慢慢消失, 有时在动气开始时就能制止, 有时候在中途可以制止, 有时在事后才悔悟。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 对自己的本我保持觉察, 但是觉察本身要保持一个什么度呢? 如果是自我评判的角度, 难免会造成本我和小我在内心的冲突, 反而放大了小我的情绪。 先生学生说的这段话, 我觉得非常有启发, 就是不管生活中遇到好事还是坏事, 都保持良知, 这样就不会因为好事冲昏头脑, 坏事乱了阵脚。

欲求宁静, 宁念不生, 这正是自私自利、 可以追求的毛病, 因此欲念越生, 心越不宁静。 良知只有一个, 他自然分辨善恶, 哪里还有什么善恶可想? 良知原本是宁静的, 现在却又添了一个求宁静, 良知原本充满生机的, 现在却又添了一个不生杂念, 不但在圣学的致知工夫不是这样, 就连佛教也不主张这样可以追求。 只要一心在良知上, 从头到尾, 无始无终, 就是前念不灭, 后念不生。 现在你却想前念易灭, 后念不生, 这就是佛教所讲的断灭种性, 进入槁木死灰的状态了。

其实王阳明前半生是研究过佛教的, 我觉得他比大多数佛教徒都更理解佛教教义的原因是, 他强调入世修行, 在现实生活中去磨砺自己的心性, 而不是大多数佛教徒那样, 住在深山老林中, 安静的环境只是暂时抑制了私欲, 内心没有发生变化, 遇到事情的时候还是会出问题。

圣人致知的工夫, 就是至诚无息。 圣人良知的本体, 像明镜一样没有一点纤尘遮蔽, 美丑随时在其中现出事物的原形, 明镜从不曾受到一点污染。 这就是所谓的“情顺万事而无情”。 “无所住而生其心”, 佛教曾经这样说过, 并不算错。 明镜照出事物, 美的就是美, 丑的就是丑, 一照就显出真相, 这就是 “生其心”。 美的就是美, 丑的就是丑, 照过后什么都不留下, 这就是 “无所住”。

君子待人接物应对种种事变, 该做就做, 该停就停, 该生就生, 该死就死, 斟酌考虑都是实现他们的良知, 来求得自己心安理得罢了。 … 凡是谋求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 勉强于自己才智不能胜任的事, 都不能实现良知。 但凡是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动心忍性以增益其所不能”的, 都是为了实现他们的良知。

没有私欲所以静, 这是 “静亦定, 动亦定” 的’定‘字。

没有私欲才是人在任何时候都安定的原因, 人之所以有烦恼是因为心中有了欲望不可得而强求。

人一定要在具体事情上磨炼做工夫才是有益, 如果只是好静, 遇到事情就慌乱, 终究还是没有长进。 那静时的工夫似乎是在收敛, 实际上是放纵沉溺。

“静亦定, 动亦定” 的理念一直在书中反复提起, 我想这也是现代人遇到最主要的问题, 王阳明先生其实讲究的是一定要在事情上去磨砺, 不能坐在空想。

人如果踏实用功任凭别人诋毁诽谤, 任凭别人欺负轻慢, 就处处得益, 处处是品德进步的资本。 如果不用功, 只是入魔, 最终会被牵累倒下。

何止《诗经》三百篇? 六经只要这一句话, 就可以贯通, 以至于穷尽古今天下圣贤的话, 都可以用 ’思无邪‘ 一句话, 来贯通代表。 此外更有什么说法呢? 这是一了百了的工夫。

圣人并不贵在能够先知。 祸福的发生, 即使是圣人也无法免除。 圣人只是明白事物发展的规律, 遇到变化能够随机应变而已。 良知不分前后, 只要明白规律, 就是一了百了。 如果有先知的心, 就是私心, 就有趋利避害的心意。

圣人怎能拘泥于死板条文呢, 只要从大的方面都出自同一个良知, 即使各自为说, 又有什么妨害呢?

其实, 我们国家的教育过于强调形式上的死记硬背, 而没有探究先贤背后的故事和理念, 造就了我们长大, 大家做事趋向于集体的认知, 而不去追求真实的事实。

现在, 有些人在吃饭时, 即使无事, 他的心经常忙乱而不安定, 只因此心忙惯了, 所以收摄不住。

人有受到污染的心, 若不教导他在良知上切实用为善、 除恶的工夫, 只是去悬空思索一个本体, 所有事都不切实加以处理, 这只不过是修养成一个虚空静寂的坏毛病。 这个毛病不是小事情, 所以, 我不能不提前向你们讲清楚。

比如五霸攻击夷狄, 尊崇周王室, 都是为了一个私心, 因此就不合乎理, 但人们说他们做的十分合理。 这只是世人的心不够明镜, 对他们的行为往往羡慕, 并且只求外表漂亮, 与心毫无关系。 把心和理分开为二, 它的结局是, 自己已陷入霸道虚伪还没有觉察到。 所以我认为心就是理。 要让人们明白心只是一个, 仅在心上做工夫, 而不到心外去寻求, 这才是王道的真谛, 亦是我立论的宗旨。

古代圣贤的诸多优点, 也只是 ’无我‘ 罢了。 ’无我‘自然会谦谨。 谦谨是一切善的基础, 傲慢是一切恶的源泉。

王阳明真是神人啊, 人性的很多根源他揣摩思索的非常清晰: 无我 -> 谦谨 -> 善良, 私心 -> 傲慢 -> 邪恶, 仔细想一想, 所有事情要做好, 善良的初心要做好, 而善良的初心再往上溯源就是无我。

我从前住在滁州的时候, 看到各位学生多注重知识见解, 口耳说听中的异同, 没有多大收获, 因此教他们静坐。 他们很快就领悟到了一些东西, 短时间内效果很好。 久而久之逐渐有喜静厌动、 流于枯槁的毛病, 有的人只追求玄妙感觉的解读, 借此耸人听闻。 因此近来只说 “致良知”。 良知清楚明白, 那么随你去静处体会感悟也好, 或者去事上磨炼行动也好, 良知的本体原本是无动无静的, 这就是学问的关键之处。

我觉得阳明先生学说最有用的是简单, 通过多年教学, 他明白了所有事情归根到底都是 “致良知” 这三个字, 遇到任何事情多揣摩这三个字, 即使我们没有新事的经验, 顺从良知往前梳理, 也会找到非常合适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 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 只有考虑几个维度层面: 静处无事享受, 遇事先想良知, 然后学习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即可。 整个人非常轻松, 不用记一堆细节去应对各种问题。 如果还要简化, 用中国俗话就是, 凡是要按良心做事。

最后

《传习录》这本书是王阳明先生讲学的书, 学生问的很多问题也是我们现实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 针对性的解答也更加容易理解先生的心学要义。

道德经的’无为‘和’无我‘讲的不是什么都不要做, 而是努力做事的时候不要考虑自己太多。 王阳明的心学不是唯心主义去修仙, 而是做事之前问自己做事的发心, 保持’善良‘的发心, 以及做事过程中磨砺自己, 多’克己‘再努力做事, 讲究做事先做好根, 根好了其他所有事情都会好的。

如果穿越 500 年前能跟先生学习到这些道理后, 人生也不用走那么多弯路啦。 当然, 经历过很多弯路再看先生的书如醍醐灌顶, 豁然开朗。 以后我的人生会越走越从容的, 因为今天知道学习知识的根在什么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