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罗马人的故事》
Reading
2025-10-08 2279字

以下是我读《罗马人的故事》这本书,觉得有意思段落的摘抄,很多细节可以启发我管理好公司。

第一卷《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在一个人强大的时候丑闻不会招惹你,而一旦显出疲态,丑闻会毫不留情地击垮你。即使丑闻与你无关,但是作为有效武器,它们作用不可小觑。

如果你仅仅因为国王的集权统治而否定王政时代的罗马,我认为你没有正确理解历史。一个国家共同体在最初阶段,应该说更适用于中央集权制。因为当一个社会组织尚处于幼年时,如果不加以呵护,难免会中途天折,所以在这种时候,由一个人做决策、一个人坐镇指挥显然有效得多。

再没有比 “同化败者” 的做法使罗马更强大了。

我们雅典人无须美慕任何其他国家的政体。我们的政体不是模仿他国得来的。我们的制度要成为别人的模范。我们的政体之所以称为民主政体,是因为政权在多数公民手中,而非少数人手中。在这一政体下,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担负公职的人能够得到的荣誉,不是因其出身,而在于他的努力和贡献。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贫穷而默默无闻。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政治生活一样,享有充分的自由。雅典公民享有的自由程度之高,甚至连怀疑、妒忌都是自由的。…尽管如此,我们可以享受各种娱乐,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忘却日间劳作的辛苦。每年在规定的日子里举行各种比赛和祭祀,不忘让我们的居所变得更加舒适。……在教育制度上,我们的竞争对手(隐指斯巴达人)从孩提时代起,即加以最严格的训练,使其成为勇敢的人,而在我们的国家里,对孩子的教育没有他们那样严酷。但是,当危机来临时,我们表现出来的勇气不在他们之下。我们不学习他们通过非人的残酷训练来应对考验,我们用每个人具备的能力,即决断力,来应对考验。我们的勇气不是产生于法律的要求,而是源于每个雅典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各自的行为准则。…我们爱美,但我们有度;我们尊重智慧,但绝不迷恋于此;我们追求财富,但我们只会尽可能地利用它,而不以此炫耀。在雅典,贫穷不可耻,可耻的是不为脱离贫穷而努力。我们尊重个人利益,却是为了更加关心公共利益。这是因为在以追求个人利益为目的的事业中表现出的能力,同样可以服务于公共事业。在雅典,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我们不会认为他爱好和平,我们认为他不具有公民的资格。总而言之,我们的城邦雅典在所有方面都是全希腊的榜样。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雅典公民具有的荣誉、经验和德行的结合体,也就是说具有完整的人格。 这一切不是自我吹嘘,而是事实。因我们的思想、我们的生活方式而变得强大的现在的雅典证明了这一切。

罗马人对独裁有些神经质也很自然,即使施行独裁政治的人是一位具有超常平衡能力的人。独裁政治有很多缺陷,首先与施行独裁政治的人的个人能力密切相关。不知为什么,拥有超常能力的人极少连续出现。其次在于缺少监督机制,即使行为邪恶也无计可施.这是独裁政治的最大缺陷。

也许因为伯里克利比苏格拉底年长 25 岁,所以虽然把他看作希腊哲学的天才,和他以朋友相交,却似乎没有醉心于他。政治家对民众的理解能力从来不抱幻想,相反,哲学家却把自己的一生奉献出给了提高民众的理解能力上。这也许就是政治家和哲学家之间的区别吧。

公元前 367 年,罗马史上划时代的法律《李锡尼法》得以实施。在这部法律中,首先废除了六人军事指挥官制度,恢复二人执政官制度。明确今后罗马将实行寡头政治,即少数人领导的体制。其次,规定共和政府的所有要职向平民出身的人开放。

这实在是很了不起。如果按贵族和平民分配官职的话,首允有悖于机会均等。虽然以废除价级差别为目的来分配官职,却反而会出现强化阶级差别的结果。而且,这种事情一给以机会均等的方处理,就会一直延续下去。于是两派的利益代表就会时刻处在相互敌视之中。这样一来,罗马国内就会出现两个政府,必须实现有效利用举国之力的政治改革也就徒有虚名了,而且还在内部永远埋下了矛盾的种子。 但是,公元前 367 年的罗马人选择了全面开放。既然是全面开放,就意味着彻底的自由竞争。选举结果有时会出现两位执政官都是贵族,有时会出现两人都是平民。不管结果如何,都是自由竞争的结果。对此,两派都无话可说。而这一改革的最大好处就是消除了利益代表制度。

以公元前 4 世纪中叶为界,共和政体下的元老院不再是贵族阶级的牙城,出身不再是成为元老院元老的门槛,经验和能力才是最基本 的要求。因为元老院元老不再是世袭、所以这个机构成了纯粹的、具有丰富经验和杰出能力的人的集体。从此罗马不再是贵族政休、而是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寡头政体。所谓贵族政体是由贵族出身的少数人统治绝大多数人的政体,而寡头政体在少数人统治大多数人的这一点与贵族政体相同,但是。对少数人的血统没有要求,罗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一条路。

寡头政体也是个指挥者众多的体系,虽然没有民主政体那样多。这种政体的缺陷是面临紧急事态必须当机立断时,往往缺乏灵活性。独裁官制度恰恰弥补了这一缺陷。可以说,这是共和政体下罗马的危机管理体系。马基雅弗利说:“如果要保住一种政体,必要时须有勇气做出有违这一政体理念的事。”如果不这样,将会招致该政体瓦解。因此,只有共和政体才会有独裁官这一官职。

善于从失败中学习,并在此基础上挣脱旧有观念的束缚,提高自己,然后再重新站起来。这就是罗马人的性格。这不是说失败是好事,失败没有什么好或不好,失败只是失败。重要的是如何从失败中站起来,也就是怎样对待失败。

罗马兴盛的原因我更倾向于当事者建立起来的体系。最容易动摇的是人的内心,你可以努力说服大家改变想法,但是,要所有人都如你所愿是不可能的。只有当大家觉得非改不可的时候,大家的想法才会一致。为此,只有体系是要害之所在。